2022年01月15日 12时01分15秒

记乌海电业局输电管理处

时间:2016-09-21 10:32 点击:

8月,内蒙古西部煤城乌海市骄阳似火,每天最高温度达37摄氏度,走在市区的街道上,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。然而,在乌海市周边连绵起伏的群山、戈壁上,有一支身着迷彩服的队伍,头顶烈日,对一条条输电线路、一基基铁塔进行安全巡视,虽然每个人都大汗淋漓,但巡视的脚步却没有停止,成为北方一道亮丽的风景,他们就是乌海电业局输电管理处的职工。 

  输电人正在进行高空作业。

多年来,不管是烈日还是严寒,他们从事着巡视、抢修工作,发扬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实干、特别能协作、特别能奉献的精神,发扬新时代电力行业的工匠精神,维护着乌海地区220千伏线路安全运行,默默谱写了一曲守护光明的青春壮歌。

 敬业,这里飘动“迷彩绿”

乌海电业局输电管理处已经成立26年,是乌海电业局下属的基层科级单位,现有职工86人,其中党员30人,复转军人45人,担负着乌海地区35千伏至220千伏不同电压等级共计1360公里高压输电线路、2800多基铁塔的运行维护工作。这些输电线路和铁塔大部分架设在高山、荒漠中,输电人常年在野外巡视和检修,经常从事着高空带电作业,工作环境艰苦且危险。

输电专业是乌海电业局最苦最累的专业,平时巡线光是走路就很辛苦,经常走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,一年四季风餐露宿,就着山风吃面包、喝凉水,是家常便饭的事。要是有抢修任务,车到不了山顶,他们背上十几斤重的工器具上山,在30多米高的架空线路上进行检修,有时作业高度甚至会达到100多米,难度可想而知。可以说,每一次高空作业,都是一次生死考验,也是一次超越自我的挑战。他们风趣地说:“输电检修职工把生命系在腰间,是银线上行走的‘高人’。夏天骄阳似火,在铁塔上扯块白云能擦汗;冬天冰天雪地,围着火堆啃干饼、谈人生,甭看艰苦,我们其乐无穷。”

在车到不了的地方,输电人就拿着几十斤重的工器具上山作业。

据初步估算,每年输电巡线工人均巡检3000公里,输电检修工人均攀登杆塔200基、紧固螺丝3000道。他们行走在高山沙漠、戈壁荒原,用双脚丈量输电线路长度,在野外的孤寂中品味艰辛、艰险、艰难,在守护光明中展示坚强、坚韧、坚守。

在输电管理处,许多职工都是“超人”。他们经常爬上六七十米甚至百米高的铁塔,与高压线“亲密接触”,在高压线“噼啪”作响中进行带电作业,接受心理和体力的挑战。这是一项充满危险的工作,现任管理处处长郑璐一干就是6年。6年中,他记不得爬了多少次铁塔,检修了多少条线路,流了多少汗,他只记得兄弟们齐心协力,每次都能圆满完成任务。

2006年6月18日,乌海一矿山开山放炮,导致一条重要的220千伏线路损坏,需要切断更换。线路跨越山区,停电处理至少需要2天,部分企业将会因停电影响生产,同时也影响内蒙古西部电网向北京送电。面对这种情况,电业局决定进行带电检修。经过精心准备,次日上午10点,郑璐和同事进行带电作业,采用新型材料进行修补。烈日下,经过4个小时的奋战,终于修好了线路,保证了线路持续供电和安全运行。当郑璐缓慢地走下铁塔时,全身都被汗水浸透,绝缘服脱下来都能倒出水来,整上人几乎虚脱了。这种“玩命”的活儿,对他们来说习以为常了,每一次挑战成功后,他们心里就会有一种成就感。

工作人员正在输电线上安装防鸟针。

在乌海地区,“电杆比树杆多”,飞鸟喜欢将巢建在塔上,却容易引起线路短路导致停电。为此,所有的铁塔上都要安装防鸟针。2015年5月,输电处要在220千伏库棋线路314基铁塔上安装防鸟针。这条线路总长240公里,跨越工业园区、山地和沙漠,是输电管理处管辖地区最长的一段线路。为了节省每天往返路程的时间,他们干脆住在山里,搭帐篷,挖炉灶,食宿都在野外,5人住一个帐篷,每天每人要安装8基铁塔的防鸟针。怕手机电池用完,他们几乎不打电话、不发短信,与外界完全隔绝。工作第一天,相对轻松,他们体会着“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”的诗意;第二天,大家体力明显不足,每天要背30多斤重的防鸟针,垂直上下20多米高的8基铁塔,还要捎带干点清扫绝缘子的工作。第三天,他们刚上塔,呼啸的漠风挟杂着沙石肆无忌惮地刮来,大家咬牙坚持了2个小时后,下塔回帐篷休息。吃饭时,所有上过塔的兄弟们不能张嘴了,嘴唇被风吹裂了口子,嘴一张撕裂一次,火辣辣地疼。在山里呆了10天,硬是没洗脸,没换衣服,一个个蓬头垢面,疲惫不堪,像野人一样,但他们却为提前完成任务而心满意足。那些天,最幸福的事就是跑到5里以外,到有信号的地方给家人打个电话,报一声平安。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